国内首次发现23个长新冠标志物 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团队最新发现23个长新冠蛋白标志物,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为研究长新冠的机制提供分子层面的线索。近日,该研究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全球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有10%存在长新冠,影响涉及多器官系统。长新冠的机制假说包括感染后组织中残留的病毒、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与宿主蛋白交叉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等,但这些假说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目前长新冠的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性,缺乏早期识别及干预的生物标志物。蛋白组学是发现长新冠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但既往发表的新冠病毒远期蛋白组学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且往往缺乏与临床表型数据的整合分析。因此,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揭示新冠患者生物过程恢复模式、探究可能影响新冠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蛋白质,对于研究长新冠机制至关重要。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黄超兰团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团队联合开展研究,纳入181名2020年1月至5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名未感染新冠的人群进行社区对照,对出院的新冠患者发病后六个月、一年、两年3个时间点及社区对照的血浆样本进行蛋白组学检测。
研究团队发现,新冠患者发病后两年存在4种主要的生物过程恢复模式,包括与神经元生成和分化相关的通路在感染后2年内持续受到抑制等。最终,以多系统表型驱动在4种生物过程恢复模式的重点通路中,研究团队获得23个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长新冠蛋白标志物,标志物与肺功能、长新冠核心症状等相关联,这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并为新干预措施的研发提供靶点。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