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落地两月 广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何变化?
开全国先河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落地两月有余,记者走访各中小学——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
去年11月,《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部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新规落地两个多月以来为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对广州中小学进行了走访。
落地学校:保证心理课程课时 管理手机“更有底气”
在多次座谈、研讨、实地调研后出台的《条例》,不仅将心理健康问题提升至法律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怎么做”这一问题上明确了工作流程,确定了硬性措施。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为例,所有教师都应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开展一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班会课。
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记者看到了沙盘、宣泄沙袋等器材,这里也是两位心理健康专职老师的办公室。他们向记者介绍,只要没有课,他们都会在此接受学生的咨询,在办公室门口有一个信箱,学生随时可匿名预约。
“目前,学校提供心理热线服务,定期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游戏式的心理课程。”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介绍道,目前学校有60多名老师持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A证)证书,学校在周一和周末分别开设名为“美好小班”的心理班会课,帮助孩子们充分地沟通、讨论和解决问题。
《条例》明确表示“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这一规定曾引发热议。在天河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胡东看来,《条例》为手机管理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依据,令学校在这一问题上更加有底气。同时,校园内设有公共电话,学生刷脸就可以拨打家长电话、查看留言,保障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让这一规定顺畅实现“软着陆”。
多方主体:立法压实责任 强调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
“心理问题不只是学校的问题。”广州市人大代表徐嵩表示,《条例》的亮点就在于明确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四个主体以及医院、社区、人民团体等单位的职责与合作机制,压实了各方责任,举各方之力为孩子编织起“防护网”。
以家庭为例,《条例》除了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关注被监护人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外,特别提到中小学生发现自己存在心理行为问题且有意愿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就诊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支持,不得阻拦。
《条例》出台后,初二学生家长王文琛对此展开了细致的学习,“作为家长,我们始终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要,但怎么预防、怎么发现、发现后如何诊治,《条例》给出了明确的指引,让我们从立法的角度明晰了自己的责任,也对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目前难点:心理档案待一体化 医教绿色通道待优化
《条例》明确提出,学校应为每位中小学生单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而如何让档案“跟人走”,不因升学而中断,则是摆在各中小学面前的一个难题。
“每年入学我们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但从普查、了解情况到发现问题(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作为中学校长,胡东期待未来中小学能够打通心理健康档案流转通道,实现一体化,“这样能够让老师提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大致了解,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问题进入三级阶段、发展到较为严重的地步时,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干预诊疗,《条例》对医教通道的打通也有相应规定,规定了如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线上线下联动、配备卫生健康副校长等多个医教协同路径。对此,胡东介绍,目前学校与中山三院等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生建立了联系,同时会和家长沟通,确认治疗时间等。
不过胡东也坦言,比起停留在私人层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机制,他期待未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对医院的指导监管,真正打通医教绿色通道,确保有需要的学生及时得到转介、诊疗等医疗介入。
目前,社会各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徐嵩表示,在知晓率与实践程度上,各主体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部分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薄弱学校,接下来将通过走访考察评估的方式,核实这些学校是否严格按照既定条例配置了必要的硬件设施、人员编制以及软件层面的学校规章制度。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