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李氏春山公祠:敦崇祖德 培育桃李
羊城晚报记者 丘锐妮
粤祠风采
中西合璧的“祠堂学校”
李氏春山公祠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中村,是雁洋李氏众裔孙为纪念开基始祖春山公而建的,建成于1935年。公祠为方形三堂两杠式结构,是中西合璧之建筑。正大门前是半圆形池塘;门楼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欧式风格与本土客家元素相结合,造型独特;厅堂宽敞明亮,精美的柱联与彩画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春山公祠建成后,便在公祠内设立了“春山学校”,不仅招收李姓学子入学,也为周边村落其他姓氏的学子服务,多年来培育出许多英才,促进了雁洋的繁荣发展。
慎终追远,共叙情谊
驱车来到李氏春山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独特的门楼,与常见的传统客家祠堂不同,李氏春山公祠的门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欧式风格与本土客家元素相结合,门廊呈骑楼式样,方柱四拱。
李氏春山公祠整体结构为方形三堂两杠式建筑,楼上有一座穿心亭,穿心亭正面中央为水泥花窗和“双狮戏球”浮雕,花窗下方是清秀隽永的“李氏春山公祠”六个大字。
走进祠堂,处处可见钢筋水泥与土木结构的完美结合,祖堂、中堂大厅由水泥浇筑成的大圆柱支撑,天面却是瓦木结构,显得古朴大方;中堂上部装置了木制屏风,下檐却是水泥结构的龙骨穿顶,简单又不失协调。
细细观察,发现整座祠堂的设计非常考究,在屏风上方、横梁下面,多有精美的雕刻或图画,主题为风景、花卉、鸟兽、人物、静物等,均蕴含了美好寓意,如静物花瓶寓意出入平安,喜鹊寓意喜上枝头、吉祥如意,寄托了李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堂联作为客家祠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李氏春山公祠的五副柱联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公祠落成时,学者饶芙裳赠送的志喜柱联“冈枕幽兰大启尔宇,根蟠仙李长发其祥”仍遒劲有力,与其他柱联一起,缅怀祖德宗功,表达李氏子孙对先祖艰苦创业的敬佩,也劝勉后人崇文重学、恭谦律己,继承先祖精神。
“(春山公)途经雁洋,羡此乡水滋土腴,因同时大始祖火德公诸裔,多入梅相度卜筑,遂辞官觅象形地(象形在雁中村鸡心屻山脚下)作室家于此焉。”李氏族谱如是记载。
“春山公来到雁洋开基后,携子孙在象形地建了一座祠堂,后来因为年久失修,李氏宗亲无法聚在一起祭祀先祖,大家都感到非常遗憾。在上世纪30年代,通过各地宗亲共同努力,终于把这座公祠建了起来,我们李氏宗亲子孙每年都可以在这里敬祖念祖。”李氏春山公祠管理人员、今年85岁的李沁贤告诉记者,公祠建成后,当地的李氏子孙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祭祀先祖,增强了宗亲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近几年来,李氏春山公祠举行了几次大型的祭祖联谊活动,使祠堂成为迁外宗亲寻根问祖的平台,迁往海南、广西甚至海外的宗亲都纷纷来到雁洋祖籍地,缅怀祖德宗功,共叙宗族情谊,谋求共同发展。“近几年,我们各地宗亲还轮流进行祭祖活动,比如2023年就由信宜、高州的宗亲主办,我也因此了解到了很多李氏先祖的故事。”李沁贤说。
崇文重教,传承精神
客家人崇文重教,李氏春山公祠自建成后,便在公祠内创办了“春山学校”,乡间各姓子弟均可入学读书。据李沁贤介绍,嘉应大学(今嘉应学院前身之一)首任校长卢耕甫曾为作为学校使用的春山公祠题楹联:“堂开仙李,至圣尚称门下士;科技基奠,人文蔚起校中人”。
“以前这些房间都是教室,我丈夫在这里做校长时学生有两三百人。”今年84岁的黄明秋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公公以及丈夫的曾祖父都曾在春山学校担任教职,给周边村落的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和小学教育。
“我住在雁下村,以前我们雁上村、雁中村、雁下村的孩子都到春山公祠里的春山学校读小学,到现在对老师还有印象。”60多岁的李义芳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撤点并校”中并入雁洋镇中心小学,春山学校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在春山公祠旁边,是雁洋镇中心幼儿园,校门用的是1985年李氏华侨捐建的“春山学校”校门。“这里之前是‘春山学校’的操场与厨房,如今变成了幼儿园,好像也是一种教育的延续。”李沁贤说。
李氏春山公祠除了是学堂,还曾经作为文艺演出的场所吸引了不少观众。由于公祠宽敞明亮且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50年代,不少外地的演艺团队到雁洋演出都以李氏春山公祠作为活动场地,当地的文艺宣传团队也常以此为活动场所排演节目。
近年来,为了提高村级文化服务水平,李氏春山公祠经过精心规划与改造,于2016年成功转型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为活化利用其价值,李氏春山公祠也成为了雁洋镇特级文化站分站。
该文化服务中心集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周边有文体活动广场、舞台、乒乓球场、篮球场,内部设有图书室、书画室、器乐室、卡拉OK室等,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