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以“绿色标尺”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
当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省“三线一单”工作开展情况。
所谓“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其目的在于为区域内的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项目引进等提供“绿色标尺”,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倒逼企业等主体走上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路。
图为黄河壶口瀑布。资料图 张一辰 摄
2021年,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共完成66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涉及投资约199.3亿元人民币。对不符合环保政策或环评文件质量要求的7个项目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
近年来,陕西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转型取得成效。秦岭的绿色由“浅”入“深”,黄河流域水质由“浊”变“清”,成为陕西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缩影。
谈及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的问题,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四级调研员文奕表示,“三线一单”是根据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要求,为全省各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此举提高了生态环境管理的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使“绿色标尺”变为绿色发展的指挥棒。
李强表示,严格落实项目环评集体审查制度,在管控重大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严格实施区域削减等措施,以此推进全省环境质量改善。对全省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涉“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一步加严环评审批关口,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