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

美国历史上的孔子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3-07-21 14:44:07来源:
▲最高法院门楣上的孔子、摩西和梭伦。(图片来源:美国最高法院官网)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但有意思的是,孔子的海外形象往往经历了本地化的过程。美国的孔子形象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对孔子的态度反映了其对中国的怎样认识?近日,“道中华”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张涛教授对此进行解读。

  记者:孔子思想是什么时候传入美国的?

  张涛: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自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后,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正统,并向周边地区传播。公元前后,孔子思想已是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学校教习的内容了。

  孔子思想传入美国,则要晚近很多。在此过程中,欧洲是中间环节,而天主教耶稣会又发挥了关键作用。

  1583年,利玛窦来华,成为首位抵达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此后耶稣会又不断向中国派遣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首先需要熟知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自利玛窦始,耶稣会传教士便不断翻译儒家经典。

  1687年,殷铎泽等17名传教士集体编译《中国哲学家孔子》拉丁文著作,并在巴黎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还附带《大学》《中庸》《论语》等内容,成为西方第一本系统译介孔子思想的书籍。数年之内,该书的法文和英文精简版《孔子的道德》相继面世。

  《中国哲学家孔子》出版后,耶稣会和启蒙思想家们又编纂了各类介绍孔子思想的著作,这些著作相继传入北美殖民地。

  1709年,孔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北美殖民地报纸上。1733年,殖民地图书馆首次收藏《中国哲学家孔子》。1737—1743年,后来成为美国开国元勋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编辑的两份报纸上连载了该书的《大学》和《中庸》,后来其他媒体也纷纷节选刊登,学校教材则把孔子轶事和儒家格言选入阅读材料。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美国早期书籍在介绍孔子时还会以欧美人物作为参照,比如孔子出生不久,古代雅典政治家梭伦去世;孔子去世七年后,苏格拉底诞生。

  记者:孔子在中国被尊为圣人,美国早期又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张涛:早期耶稣会传教士采取了中西文化调和策略,吸收了中国孔子形象中的理想化成分,塑造了道德完美、品格高尚的孔子形象。但对孔子的赞扬有一些保留,因为不能让孔子凌驾于基督之上,孔子也因此成为了禀赋超群但又逊于基督的中国思想家。

  早期美国关于孔子信息十分丰富,但主流认识是,孔子在个人品行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多种流传和使用广泛的出版物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经历,崇敬之情充满字里行间。基本的表述为:孔子自幼天资不凡,异于常人,成年之后,以变革社会、救赎民众为己任,年仅23岁就已经制定出改革社会的纲领。他推行“严格的道德体系”,倡导节制、公正和其他美德,反对华而不实和铺张浪费,志在升华人类的思想境界。尽管挫折不断,孔子矢志不渝,周游列国,改良社会风气。

  今天的美国以其政治制度为荣,鲜为人知的是,美国早期承袭欧洲启蒙思想,在政治辩论中频繁引用孔子言论。富兰克林认为,一旦显要人物在革新社会方面做出表率,普通民众就会跟进。这一信念就来自于孔子思想。

  1794年,有人直接署名“孔子”,指责马萨诸塞州议会未经民众同意,擅自出售该州所属的西部土地并处置交易所得,侵犯公民权利。“孔子”的文章引发的争论持续数月,足见影响力之大。

  政治家要严于律己、体恤民意,这是孔子给予早期美国政治的重要启发。1825年6月,《国民日报》刊登一封读者来信,谈及促进人类进步的手段,把孔子等人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树为政治家追求变革的理想模式。他们将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视为孔子式政治人格典范。1825—1829年间出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约翰·昆西·亚当斯也因为个人品质而被比作孔子。

  记者:在美国,负面孔子形象是怎么产生的?

  张涛: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商人在华创办的报纸,在引用和评论孔子及儒家思想时,将两者视为中国僵化落后的根源,认为孔子阻碍了中国的文明进步。美国商人把这种负面信息传入美国。

  对孔子正面形象带来严重冲击的,当属美国传教士。美国传教士以新教为主,1830年来到中国。新教一改早期耶稣会对中西文化调和的策略,对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持鄙视态度。他们将极其负面的孔子形象传回国内,与早已传播的正面孔子形象形成二元格局。

  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中心论思想产生,欧洲对亚洲特别是中国文明的崇拜发生逆转,他们用欧洲的价值观念衡量一切,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美国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西方思想、制度优于孔子思想以及受其影响的中国制度。但是西方道德思想家仍认可孔子的伦理思想,这样,孔子形象在美国就呈现出二元性:美国人认可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却贬低孔子的政治思想价值。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孔子形象出现了新的变化。1943年,在中美东西方战场共同抗击法西斯的背景下,美国纠正错误废除了排华法案,美国社会的负面孔子形象稍有收敛,将这种负面性与华人相联系的情形也大为减少。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也一度成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思想武器。

  记者:美国对孔子的认识,反映了美国怎样的中国文化观念或中国形象?

  张涛:美国的孔子形象是美国对华认知的缩影,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美国眼中的中国文化,是糅合了政治和种族因素的混合物,如果认为孔子必然受到美国民众的喜爱和尊敬,我们就很难理解美国真实的孔子观。孔子在美国文化中的形象不同于中国文化给他的定位。

  美国的中国文化观和中国形象中,贯穿着美国优越感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基督教、美国利益、家长式作风左右着美国对孔子思想、中国文化和中国的解读,也影响着美国对待中国和华人的态度。

  文化交流乃至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和西方化,而是一个双向乃至多向过程。美国社会在塑造孔子形象时,孔子思想也在影响着美国社会。在不涉及中国和中国人的时候,美国孔子形象显得更为客观,孔子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原则受到尊重,被媒体引用为民众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绳。不论如何,从客观上讲,孔子思想进入到了美国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之中,丰富了美国人看待国家、社会、族群和身边人物的视角和模式。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