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大理洱源:面朝洱海 海菜花开
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农户们展示刚刚采收的海菜(摄于4月12日)。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新华网昆明5月19日电(念新洪 罗新才 金亚清 李福云)海菜花,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以其“仙气飘飘”的外形“圈粉”无数,成为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的“网红小花”。去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一道“海菜芋头汤”的出现,又让这朵美丽的小花以大理特色菜的形式再次火爆网络。
“网红”海菜花,底色却是“绿色”,它们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温暖清澈的河湖里才能生长。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人工种植海菜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目前在右所镇松曲村已实现连片种植,总面积达1500多亩,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小小海菜花,成了当地有名的“环保菜”和“致富菜”。
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海菜种植基地(摄于4月12日)。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从“大蒜之乡”到“海菜基地”
洱源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洱海的发源地,在整个流域的保护治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推进,洱源县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绿色产业势在必行。
对于整个洱源县而言,右所镇无疑是农业转型升级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这里曾是“大蒜之乡”,高峰时期种植面积曾超过10万亩。大蒜是“大肥大水”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富含氮磷的农田尾水,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调整种植结构迫在眉睫,那么应当改种什么作物呢?右所镇瞄准了有着“清流精灵”之称的海菜花,它们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是名副其实的“环保菜”。而且海菜花的茎叶清脆爽滑,是大理人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时令菜,长期以来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可期。
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农户们将采收的海菜捆绑、装车(摄于4月12日)。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今年55岁的松曲村村民段红杏,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06年,原本种植大蒜的段红杏,响应保护洱海的号召,改田整地、购买海菜苗,开启了海菜种植之路。“一开始只种了6亩多一点,效益出来后,又联合了同村的5户人家,逐步扩大规模,现在已经达到200多亩了。”段红杏说。
培育种植大户的同时,右所镇还以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海菜种植的队伍中来。2014年,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松曲村成立,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截至目前已发展社员300多名。负责人杨永池介绍,合作社不仅建起了200多亩的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逐步打响了品牌,对于想要发展海菜种植的社员,更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让农户们种得好、卖得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菜在右所镇松曲村“落地开花”,实现了连片种植,截至目前总面积达1500多亩。曾经的“大蒜之乡”,成功转型为远近闻名的“海菜基地”。
一名农户在查看海菜生长情况(摄于4月12日)。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小小海菜花,致富新路子
春夏之交,走进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海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海菜花如同繁星散落在清澈的水面上,花朵之下,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海菜。
海菜种植户、松曲村村民李文全告诉我们,海菜生长周期短,根据季节的不同,每隔7天至15天就可采收一次。李文全今年种了60亩左右的海菜,他初略地算了一笔账,按每市斤4元左右的市场价格来算,刨除各项成本,一年能挣30多万元。此外,拔除的海菜苗每亩也还能再卖三四千块钱。“海菜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可观的!”李文全说。
海菜的规模化种植,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池介绍,合作社的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每年的用工量就达2000多人次,招的基本都是附近村民,每年支付的工资总计20多万元。
有着“清流精灵”之称的海菜花(摄于4月12日)。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直播带货这一新业态,也在松曲村“上线开播”,助力海菜这一相对“小众”的特色菜走向“大众”。
4月底在松曲村采访时,水塘里一个边采摘海菜,边举着手机高声直播的身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询问之下,得知主播名叫早育茂,2020年开始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在发现新、奇、特的产品更易引起网友的关注后,早育茂回到家乡,开始尝试直播卖海菜。“效果比预期的好太多了,最近每场都能卖出200单左右。”早育茂告诉我们,看着一单又一单的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她对家乡的海菜种植业充满了信心。
截至目前,松曲村海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网红”海菜花,在洱海源头,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菜”。据悉,下一步右所镇还将依托海菜种植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农旅融合,进一步开发海菜花的价值。
除海菜种植外,近年来洱源县还培育了多肉、葡萄、贡菜、水果莲子等生态种植业,并积极探索“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洱海源头,“绿”意渐浓,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完)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