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日海智能连续4年财报造假,一审判决需赔偿22名投资者超千万元

发布时间:2024-12-02 11:26:02来源:

近日,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海智能”)因连续4年财报造假一案,迎来了一审判决。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日海智能需向22名投资者赔偿合计超过1000万元,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悉,这起投资者诉讼案件源于日海智能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4年的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根据深圳证监局的调查,日海智能在对商誉减值、子公司股权处理收益、IDC项目及重大融资成分项目进行会计核算时,未按照相关规定计算重大融资成分对交易价格的影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等会计科目核算错误。

这些核算错误对日海智能的利润总额产生了重大影响,合计对2018年至2021年利润总额影响金额分别为多记213.12万元、多记368.29万元、少记1015.54万元、少记1706.07万元。对日海智能2018年至2021年利润总额影响金额分别为虚增3343.32万元、虚增368.29万元、虚增878.12万元、虚减3014.19万元,分别占日海智能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37.58%、5.13%、1.5%、348.41%。

由于日海智能的财报虚假记载行为,22名投资者提起了诉讼,要求公司赔偿其因虚假陈述而遭受的损失。经过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审理,一审法院判决日海智能应当赔偿这22名投资者合计1014.65万元,其中李琪获赔49万元,徐周等21人获赔965万元。

判决规定,日海智能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支付义务,逾期未支付将需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同时,日海智能已计提预计负债,具体金额将根据年审会计师的审核结果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日海智能因财报造假而面临的唯一处罚。此前,深圳证监局已对日海智能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处以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罚款。此外,日海智能的股价在处罚消息公布后也出现了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此次一审判决结果对日海智能的声誉和财务状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表示将继续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应对上述案件的上诉相关工作,但最终判决结果及对公司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公司也面临着更多的监管审查和法律责任,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责编: 捌捌玖玖)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