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机器狗在宽窄巷子担任夜间“巡逻员”,景区工作将步入常态化
“灵瞳”的亮相,不仅是机器人技术进入景区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标志着“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工作的常态化序幕正式拉开。未来,将有更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机器人,进入春熙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景区,承担不同工种并进行常态化工作。
据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冯振宇介绍,宽窄巷子的木质建筑风格为景区增添了独特的历史气息,但同时也给火灾防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此,他们特别在机器狗“灵瞳”上搭载了激光雷达和温度传感器,使其能够在夜间自主巡逻时持续监测温度和烟雾数据。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或疑似火源,机器狗会立即预警,并将实时数据发送至指挥中心,以便组织救援。
除了火灾防范,治安维护也是宽窄巷子景区夜间巡逻的重要一环。冯振宇表示,升级改装后的机器狗具备精准记录和有据可查等功能。在夜间巡逻时,它会实时记录景区动态影像,并通过其视频监控系统跟踪和识别通道阻塞等情况。算法升级使得其动作更加敏捷,即使在狭窄的小巷内也能稳定行走。
此次“灵瞳”在宽窄巷子的应用,是成都市推动机器人产品进场景长效机制的一次重要实践。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已制定机器人进场景长效机制,并计划从今年10月起,常态化推动“成都造”机器人产品在城市公共场景的应用。这将以应用牵引促进产业和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公众认知,促进产品迭代,探索商业模式,推动机器人产品量质齐升,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市民将在不同的场景里沉浸式体验机器人带来的便捷服务。例如,在春熙路等繁华商圈,机器人可能会为市民制作丰盛的早餐和咖啡;在景区等公共场所,机器人可能会协助游客搬运行李;甚至在医院等场景,市民还可以体验到自动驾驶零售车提供的定制化服务。
“灵瞳”在宽窄巷子的成功应用,为“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工作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