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机动车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因协助超标车辆假达标被查处
近日,多地机动车检验领域的第三方机构因存在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而被相关部门查处。这些机构主要通过放宽检验标准、替车检验、使用作弊器、篡改伪造检验报告、擅自改变检验关键条件等不正当手段,帮助原本超标的车辆通过排放检验,达到假达标的目的。
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开展现场检查时发现,漳州市铭进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违反《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等标准要求,擅自修改车辆额定功率值,放宽检验判定标准,使不合格车辆通过排放检验。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机构负责人与5名“黄牛”组织人员串通,以每台车3000余元的价格,接收客户邮寄的待检车辆行驶证,并通过购买悬挂假号牌、刻印车架号、更换尾部标志等方式,使用3辆重型牵引车和5辆重型半挂车进行“替车代检”。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罚款10.8万元,同时,公安机关已对6名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并移送漳州市龙海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开展非现场巡查时,发现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一条检测线频繁有车辆重复检测,且与临近检测线多次出现同步检测情况,疑似存在替车检验行为。经过详细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该机构对于难以通过OBD检验或排放检验的重型柴油车或汽油车,长期使用汽油车代替检验。自2023年12月以来,该机构累计出具虚假合格检验报告71份。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对该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罚款27.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700元,同时,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依法取消该机构检验资格。
河南省开封市也查处了一起类似案件。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在现场检查时发现,开封市广驭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大量检验报告中存在完全相同的车辆标准识别码(CALID),且为“网红作弊码”3I1GK64593720853。经过详细排查,执法人员发现该机构通过使用OBD作弊装置,将OBD存在故障的7382辆车代码进行替换,使其通过排放检验,并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对该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罚款3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2.146万元,并将该机构问题线索移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依法取消检验资格。
此外,四川省、陕西省等地的机动车检验机构也因类似违法行为被查处。四川省德阳市恒达安通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被查实在检验的部分车辆在复检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仍然取得检验合格标志,涉嫌篡改检验报告。陕西省西安市鹏翔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则因在检验过程中擅自将发动机转速保持恒定,在未达到车辆检验运行条件下出具排放合格检验结果而被处罚。
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为柴油货车合规达标排放的“守门人”,对于推动移动源污染减排、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机动车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零容忍”,依法严肃查处,规范机动车检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开展全面排查整治,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重点案件。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是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一次全面清理,更是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一次严格执行。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机动车排放检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移动源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