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10-13 10:40:33来源: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是指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一、主要特点
- 目的并非短期交易:企业持有该类投资通常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取差价收益。例如,企业可能出于战略考虑、长期财务规划或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等原因而进行投资。
- 指定为特定会计处理方式:企业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一旦指定,该指定不得撤销。这意味着该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不会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表,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
二、会计处理
- 初始计量:企业取得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其中,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的增量费用。
- 后续计量:在持有期间,该投资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企业处置该投资时,累计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不得转入当期损益。
三、举例说明
假设一家企业投资了一家未上市的科技公司的股权,企业认为该投资具有长期战略价值,不打算在短期内出售。企业将该投资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投资时,企业支付了 1000 万元,并支付了相关交易费用 50 万元。则该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为 1050 万元。在持有期间,由于被投资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其公允价值上升至 1200 万元,此时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变动 150 万元(1200 万元 - 1050 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后续企业一直持有该投资,直到被投资科技公司上市后,企业出于战略调整决定出售该股权,售价为 1500 万元。在处置时,企业应将累计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留存收益,而出售所得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部分也不影响当期损益。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定义和特点体现了企业在投资决策和会计处理上的一种特殊考虑,旨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长期投资意图和财务状况。
(责编: 捌捌玖玖)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