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升、波动加大 信托业积极寻觅增长新动能
分析人士认为,信托业经营业绩波动显著加大,信托业仍需持续探索本源业务,发挥信托制度差异化优势,形成长期稳定且可持续的信托业务收入来源。
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
数据显示,信托资产规模延续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22万亿元,同比增幅5.23%,企稳势头得到稳固。
同时,信托资产来源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一季度,行业集合资金信托与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和占比同比有所提升,而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其中,集合资金信托一季度末规模为11.20万亿元,同比增幅5.97%;管理财产信托规模为5.94万亿元,同比增幅9.92%;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在政策压降通道业务等引导下,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为4.07万亿元,同比下降2.68%。
此外,投资类信托业务发展明显加快。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投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为9.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9%,占比为45.13%,在信托资产功能分类中占据首位。
信托业务收入出现下降
2023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在2022年低基数基础上出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79.81亿元,基本回到2021年前的水平,同比上升36.39%;实现利润总额217.01亿元,同比增幅75.23%;人均利润80.17万元,同比上升87.67%。
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一季度经营数据的改善主要受益于固有资金的投资收益贡献,信托业务收入反而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下降。
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股市和债市均出现反弹,行业实现投资收益112.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38%,占比为40.25%,上升22.50个百分点。但反观业务收入,截至一季度末,行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28.23亿元,同比下降33.10%,占比为45.83%,较去年同期低47.61个百分点;实现利息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21.45%,占比为6.46%,下降2.04个百分点。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简永军分析称,2022年以来,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波动显著加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后,信托公司的投资收益与资本市场波动相关性很高,部分固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大,预计投资收益会持续对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波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信托业务收入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信托业务结构的调整,信托报酬率相对更高的融资类信托规模持续下降,虽然投资类信托、服务类信托规模持续提升,但这类业务的年化平均报酬率水平不高,导致行业整体报酬率水平下降。
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2022年以来,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处在波动之中。2022年四个季度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是93.43%、77.78%、81.32%、86.16%,而今年一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45.83%。
对此,简永军认为,信托业需要加大转型力度,尽快做大以管理费为主要信托报酬的业务规模,形成长期稳定且可持续的信托业务收入来源,熨平自身经营业绩的波动。
随着今年信托“三分类”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转型迷茫期的信托业有了明确发展方向。“三分类”引导信托行业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行业竞争优势,为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找到差异化竞争力奠定基础。
下一步,积极探索、发展资产服务信托成为信托行业的普遍共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资产服务信托是最能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服务本源属性的业务,也是信托业凸显信托差异化和不可替代性,区别其他金融机构的关键。
此外,资产管理信托也逐渐成为行业转型的重点,由传统的非标准化融资类业务向净值化、标准化的标品类业务转型成为趋势。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可发挥信托公司积累的信用风险管理优势、客户优势等,大力发展固定收益类信托,并横向延伸,以投贷联动思维开展股权投资信托业务。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